影響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們從選址、設計、設備、安裝、運維等全生命周期環節入手,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優化。只有找準原因,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才能有效提升電站發電量,保障電站收益。
1.原因分析
01 客觀環境:不可忽視的“外因條件”
A:光照條件差
光伏發電其實就是通過半導體P-N結的光生伏特效應的原理,利用太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因此像陰天、下雨天或者霧霾天等陽光較少的天氣,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就會相應的減少。
B:溫度過高
光伏組件的工作效率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夏天光伏電站的發電量有可能還不如春季或秋季的晴朗天氣時高,這是因為夏季的持續高溫對組件影響非常大。當溫度升高時,組件的輸出功率會下降。
C:遮擋物影響
組件遮擋也會影響發電量。比如同一MPPT回路下的某串組件被遮擋了2塊,根據MPPT算法,即通過電壓的調節,來找到最大功率點。以上這種情況,就會出現兩個功率峰值點,MPPT跟蹤點會低于正常情況,發電效率將會降低。
02 系統設計:細節決定成敗
A:傾角與朝向
光伏組件的安裝傾角和朝向直接影響其接收太陽輻射的效果。如果傾角和朝向設置不合理,就無法充分利用當地的光照資源。例如,在北半球,如果光伏板的朝向不是正南方向,而是偏東或偏西,那么在一天中的某些時段,光伏板接收的光照強度就會減弱,從而降低發電量。
B:容量配置不當
光伏電站的組件容量、逆變器容量和變壓器容量之間需要合理匹配。如果配置不當,會出現 “大馬拉小車” 或 “小馬拉大車” 的情況,導致系統效率低下。
03 設備條件:電站運行的核心硬件
A:組件老化衰減
光伏組件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老化,導致轉換效率下降,發電量減少。
B:組件損壞
組件在運輸、安裝、清洗過程中可能受到損壞,例如隱裂、熱斑等,都會影響發電效率。
C:逆變器故障
逆變器是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的關鍵設備,如果逆變器出現故障,會導致發電量下降甚至系統停機。
D:線路損耗
電纜過長、線徑過細、連接不良等都會導致線路損耗增加,可能觸發過壓保護影響發電效率。
04 運維管理:電站高效運行的“軟實力”
A:清潔維護不到位
光伏組件表面灰塵、污垢的積累會影響光線透過率,降低發電效率。定期清潔維護是保證發電量的重要措施。
在雨水較充沛地區光伏組件可以不需要經常清洗,但是降水少、灰塵多的地區光伏組件需要用水定期清洗。
清洗時需要注意查看光伏組件底部邊緣是否有塵土積聚,同時清洗過程中注意不要在組件上進行踩踏,以免造成組件隱裂,影響發電量,甚至發生電氣事故。
B:監控系統不完善
完善的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測電站運行狀態,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和發電量異常情況,及時聯系對應廠家處理,避免損失擴大。
C:運維人員專業能力不足
光伏電站的運維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如果運維人員缺乏經驗,可能會導致設備維護不當、故障處理不及時等問題,影響發電量。
2.優化策略
A:擇優選址
選擇光照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的地區建設電站,并做好前期地形、環境等勘察工作,避免遮擋物影響,合理設計組件朝向。
B:設備選型
選擇質量可靠、性能優異的光伏組件和逆變器,同一MPPT回路下的組件串,建議選擇同一品牌的光伏板,并定期進行設備檢測和維護。同時,選擇高效穩定的光伏逆變器設備,通過高轉換效率提升電站發電量。
首航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全場景光伏和儲能解決方案提供商,核心產品涵蓋1-350kW光伏逆變器、3-20kW儲能逆變器、儲能電池等。其光伏逆變器最大效率可達99.05%,采用多路MPPT設計,支持智能遠程升級及I-V掃描,可實現精準的定位故障,適合多種復雜場景及不同惡劣環境,有效提升發電量。
C:設計安裝
在系統安裝設計時務必注意光伏組件朝向,一般來說,正南朝向和最佳傾角條件下,系統發電效率最高,同時也需要考慮其它因素,比如積雪問題、地形條件和用地面積等,綜合以上因素對組件的朝向和傾角進行取舍,以保障系統效益最佳。
D:運維管理
建立完善的運維管理制度,定期清潔組件、檢查設備運行狀態,并利用監控系統實時監測發電量,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上一篇:光伏電站日常維護的八個注意事項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