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的光伏可分為居民屋頂分布式與光伏+工業兩種形式。
在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物價不斷上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如果不能更好的開源節流、創新改革,就很難保持原有的競爭力。
在我們還沒有迎來智能工業時代之前,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如電子制造業,在人力成本上的投入在所難免,而作業廠房便是這些企業的標配。

在過去,廠房的地租以及管理費用一直是企業的成本累贅,需要大量的投入。廠房除了為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作業場所外,似乎就沒有其他利用價值了。
以前如此,現在卻不一樣了,廠房的屋頂作為企業的閑散資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了,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光伏+工業”時代的發展。
所謂光伏+工業泛指企業在廠房屋頂或是樓房樓頂上安裝光伏電站實行發電,所發電量可以自用也可以并網售賣給過,可以充分運用企業的屋頂閑散資源達到創收。全國已經有建筑面積超過400億平方米,當中住宅建筑占據70%,工業建筑占據15%,公共企業積極參與來看,工業建筑光伏屋頂項目是非常具有市場潛力的。
據統計過半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統計分析:
近年來,國內的光伏產業是開展最快的環保產業之一,現如今也是世界太陽能最大的產業。局了解到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光伏電站新增裝機2430.6萬千瓦,和去年同期增幅基本持平,當中光伏電站1206.2萬千瓦,同比減少30%分布式光伏1224.4萬千瓦,同比增長72%。
分布式光伏的開展一直維持著較快的增長,今年上半年山東、浙江、河南、江蘇四省新增裝機均超出100萬千瓦,四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占據全國的52.6%。光伏行業掀起了搶屋頂的熱潮。
據了解,國內很多企業早已敏銳地嗅到了商機,京東宣布將在全國百萬平方米以上的物流園屋頂裝滿分布式光伏發電,阿里也宣布將在全國各地的菜鳥物流基地安裝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其中,廣州增城園區首個屋頂光伏項目已于2019年1月4日正式完成并網,剩余9個預計將于2019年內陸續并網發電。正式完成并網,剩余9個預計將于2018年內陸續并網發電。

光伏+工業之所以被持續看好,一方面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則是具有明顯的收益。
為企業增加更多收益,緩解企業負擔;生產性企業屋頂少則幾百平方米多則幾萬平方米,在工商業屋頂安裝光伏后這些大面積閑置的場地變成了寶貴的資源,盤活了企業的固定資產,不但可以節省電費,而且余電還可以上網銷售。據測算在不考慮融資成本的情況下,一個2萬平方米的屋面,如安裝2兆瓦光伏電站,按每瓦6元的投資成本計算,投資總額為1200萬元。如果年發電210萬度,每度電按1元計算,年發電收益是210萬元。在無電價補貼的情況下,大約需要5.7年收回投資。
光伏發電是清潔能源,安裝能提升企業形象;尤其是石化、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等重點排放行業,在屋頂安裝光伏電站,不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還能夠用發電的錢去買碳排放額,客觀上可以促進企業的進一步成長壯大。
不過,利用屋頂安裝光伏也有一定的風險,個人產權的房屋產權明晰,一般沒有產權問題,企業自身安裝一般也沒有問題,如果個人或組織租用生產性企業的屋頂用來安裝光伏則存在一定的風險,例如光伏電站是重投資,運行期要25年,在25年的電站運營過程中企業可能出現破產,除此之外,房屋在安裝前已被抵押、債務到期、房屋在出租前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等都是風險因素。相對來說,國企和一些上市公司的屋頂由于企業抗風險能力強、產權明晰等因素屬于優質屋頂,是優先選擇。
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光伏產業,出臺多項相關正常,為光伏扶貧、光伏養老指明了發展方向。作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綠色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寵,更是為農村地區脫貧致富提供了創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是國家大力扶持的扶貧、養老新模式。
光伏發電的系統應用不斷的發展,從最早的地面電站逐漸發展到光伏水面、光伏農業、光伏林業、光伏漁業、光伏礦業、光伏屋面、光伏墻面、光伏幕墻、光伏車棚等多種應用形式,光伏發電與各行各業均碰撞出了大量的火花,可以說光伏發電是個寶,各行各業不可少!
國家支持新能源行業特別是光伏行業的大方向并沒有改變,只是在過去幾年國內市場高速增長之后,補貼和規模控制的政策有調整,光伏市場的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上一篇:大型廠房屋頂如何判斷能否安裝光伏發電系統? 下一篇:深度分析|中國的光伏發電如何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