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跟隨“壯麗70年·開創新時代”采訪組,記者來到德宏州梁河縣采訪。在九保鄉丙蓋村,我們來到了云南省第一批試點的光伏發電扶貧示范項目現場,記者看到,項目已經正常發電,而且發電情況好于設計預期。縣農業部門為充分發揮土地的使用效率,還引入公司準備在光伏組件下面種植人工菌。
2017年12月29號,國家能源局和國務院扶貧辦下達了“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梁河縣獲批準了25座電站,總規模11.338兆瓦,占云南省獲批項目的20%左右。2018年底,25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完成,項目涉及8個鄉鎮、9個建設點、286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項目總投資7200萬元。
按照設計,電站運營周期為25年。前20年,每年預計發電1360萬度,電價為0.75元每度。其中,上網標桿電價0.33元,國家補貼0.42元。預計每年總收入1020萬元左右。后5年,每年預計發電1200萬度,電費無國家補貼,電價為當地上網標桿電價,每年總收入360萬元左右。計算期內實現直接銷售收入22200萬元,年均880萬元左右,扣除年運行總成本180萬元,最終可實現每年稅前利潤700萬元。

2018年12月28日,25座村級公伏電站全部實現了并網發電,截止4月20號,發電450多萬度電,產生的經濟效益是300多萬元,如果以此測算,年收益將超過1000萬元。梁河縣發改局副局長董詩信給記者算了一個帳“按照國家扶貧辦關于光伏電站的收益分配管理辦法,電站的產權收益歸村集體。分配將從四個方面進行。第一是支付電站使用農民土地的租金,其次是保證村集體經濟每年不低于5萬的收入。第三是保障建檔立卡戶,每年每戶不低于3000元的收益。第四,如果還有剩余資金,還可以創造一些公益性崗位和做一些公益扶貧事業。可以說,電站建成后,解決了我們縣村集體經濟薄弱這個大問題,同時為我們全縣的25個貧困村的2863戶建檔立卡戶,穩定持續脫貧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陽光電源是梁河光伏扶貧項目的施工企業,項目現場負責人彭政云告訴記者,他們是專業從事光伏設備制造的企業,公司的光伏項目已經覆蓋全國。梁河縣光伏扶貧項目實施十分順利,發電情況目前好于設計預期。
上一篇:光伏發電有輻射嗎?住手吧 別鬧了! 下一篇:智利可能會改變小型太陽能園區的支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