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1日,世界迎來日食景觀,日食從非洲剛果開始,經過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印度,隨之進入我國西藏、四川、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區。在這些區域的人們可以一睹難得一見的日環食現象,在其他區域的人則可見日偏食現象。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日環食可能是個難得一見的奇觀,然而對于依靠太陽資源的光伏電站來說卻是一次自然災害。日食導致太陽輻射的減少將直接影響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量,并考驗我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可以試想,如果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晴天,光伏發電會達到很高的數值,突然出現日全食,幾分鐘之內光伏發電降至零。由于光線變暗,還會有很多用戶打開照明,用電負荷會繼續增加。日全食過后,光伏發電又會在短短幾分鐘內從零持續攀升。
如下是之前日環食對光伏發電的影響:

2015年3月20日,整個北半球日全食景觀造成德國電力網絡陷入危機,損失數小時的光伏發電量。
2016年3月9日,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觀測到了日全食,當地光伏電站被厚厚的云層遮蔽,損失巨大。
2017年8月21日,日食妨礙美國多個地區太陽能發電站和太陽能電池的正常運轉。經統計,21.75GW的光伏發電電站受到波及,太陽能發電量減少2500兆瓦(足夠約700萬戶居民使用)。
2018年8月11日,日食從北大西洋和格陵蘭島開始,向東向北移動,陰影掃過冰島、北歐和北極,在地球頂端繼續移動,覆蓋俄羅斯北部,并深入蒙古和中國,受日食影響,途徑區域發電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2019年12月26日,我國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其中,海南食分最大,為0.499;漠河食分最小,為0.021。15時37分后月亮半影由海南省離開我國,對我國來說,可見日食時間歷時4個多小時。全國光伏電站出現不同程度的發電量受損情況。
科普知識:關于日環食
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
上一篇:太陽能光伏系統發電量計算實例 下一篇:越南南方太陽能發電呈爆發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