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陽光燦爛。巨野縣永豐街道辦事處趙村光伏電站,一排排光伏板在陽光的反射下呈現出明亮的天藍色。配電室里,逆變器風扇嗡嗡作響,電纜從光伏板匯聚到一起,不斷向電網輸送電流。
“這一次是發電高峰期,清潔后的光伏板發電量高。現在,在專業光伏托管公司的幫助下,村里再也不用擔心光伏發電失敗。"巨野縣永豐街道辦事處趙村支部書記趙看著正在清理光伏板的工人說。趙村共安裝了184KW光伏電站。委托專業公司后,村集體每年的光伏收入可以比委托前增加5萬元左右。
“光伏電站是增加農村集體收入、幫助貧困人口的有效途徑。光伏電站只有穩定發電,提高發電效率,延長電站使用壽命,才能保證投資的長期效益。"永豐街扶貧辦主任韓念青說。但由于光伏電站的管理過于專業,光伏電站建在村里后,沒有專業人員管理,僅靠村民是不可能及時發現和解決電站運行中的問題的。一些地方出現了管理不善、維護不及時、發電不均等現象,導致發電效率低下,不僅造成救助資金浪費,也自然減少了村集體收入。

“植被遮擋、鳥糞污染、設備故障、零件溫度異常等現象很常見。有時候電站不工作了,一個月不發電,村里也找不到。"韓念青介紹,在調查中發現,影響發電收入的原因有很多:“惡劣天氣,特別是雷擊,造成電壓波動跳閘,發電損失約占10%,粉塵和林棚損失約占20%,電站本身的穩定性損失和故障排除不及時、缺乏日常維護等損失約占15%。”
巨野縣為了提高光伏電站的效率,保證村集體光伏收益“不間斷供電”,通過政府采購將光伏電站的日常運維管理推向市場,對光伏電站實行第三方“保姆式”托管,并找到“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為光伏電站增設資產損壞險、自然險、第三方賠償險。"電站由專業團隊管理,不僅可以增加45%以上的發電量,還可以提高人員、消防、財產等方面的安全性。"韓念青說。
在負責運維管理的中泰光伏巨野托管中心監控室,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通過大屏幕實時監控300多個連接云平臺的村級光伏電站的運行情況。這是一個由大數據云互聯等技術組成的云平臺。如果發現電站發電異常,實時監控系統和電站云平臺會同時自動報警,自動分析原因,搶修人員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調查維修。通常托管公司會定期巡查維護,定期清理清除光伏板的灰塵。
專業的運維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天氣、防塵棚、設施穩定、部件老化等原因造成的發電損失,發電收入大幅提高,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救助資金的效益。目前,巨野縣已投入各級專項扶貧資金1.053億元,建設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項目329個,年發電總收入由托管前的1200萬元增加到1800萬元。
上一篇:來來嘮嘮光電發電趨勢 下一篇:光伏發電越來越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