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認為,中國“十四五”計劃努力實現“碳峰值”目標;非化石能源占比20%左右,總能耗控制在55億TCE以內(單位產值能耗,全稱:噸標準煤當量噸標準煤當量)。2020年,中國告訴世界,它將努力在2030年達到碳峰值,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在積極減排的政策目標下,光伏產業得到了政策關注和大力支持。
同時,經過多年的發展,光伏產業也逐漸成熟。根據工業證券經濟金融研究所的數據,光伏發電在過去十年中已經成為所有發電類型中適度降低電力成本最快的類型之一。從2009年到2019年,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89%,2019年的平均電力成本達到了40美分/千瓦時。光伏已成為各種電源中成本最低的電源之一。

降低光伏發電成本。
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急劇下降,光伏發電的全球競爭力和經濟性日益突出,行業逐漸從補貼轉向成本驅動,其發展動力也在不斷增強。據中國光伏協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我國光伏地面電站初始投資已降至4元/W以下,比2016年的7.3元/W低45%。
除了整個行業的機會,中國光伏產業在世界上也有很強的優勢。2019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30.1GW,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05GW,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與市場份額相匹配,中國光伏產業基本完成了整個產業鏈的國產化,多晶硅和元器件產量連續9年、13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領先的光伏產業鏈已經形成,全球領先的產業地位為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前景,未來發展相當有前景。
上一篇:為什么要盡早安裝太陽能光伏? 下一篇:光伏設備:鏟子銷售行業的結構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