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建筑集成一般分為獨立安裝式和建材安裝式兩種。
①獨立安裝方式。即普通太陽能電池板在施工時,通過特殊安裝附件將太陽能電池板與周圍建筑物連接起來。它的優勢在于,普通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在普通的生產線上大量生產,價格低廉,既可以安裝在建筑結構體上,也可以單獨安裝。不足之處在于不能直接替代建筑材料,使用光伏組件與建材重疊使用造成浪費,施工成本高。
②建筑材料安裝類型。就是在建筑材料的生產中,直接將太陽能電池片封裝在諸如屋頂瓦單元、幕墻單元、外墻單元等特殊材料中。外墻采用防雨型結構,采用模塊化組合施工,集發電和建筑材料為一體,造價低廉。
與之相比,建筑材料的安裝型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因為它不僅用于發電,還承擔了防水、保溫、加載等對建筑材料的要求。但由于要適應不同的建筑規模,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是很困難的,因此,有時甚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人工生產。
建筑材料安裝型又分為:屋頂一體化、墻面一體化、建筑結構一體化等。屋蓋集成式是指以太陽能電池板制成屋頂面板或瓦片的形式覆蓋整個屋頂屋頂或坡面屋頂,也可覆蓋部分屋頂,后者具有較高的整體性。
陽光板與屋頂融為一體,它既能最大程度地接受太陽光的照射,又能兼作屋頂的遮陽板,或做成通風隔熱屋面,在夏季減少屋頂的熱負荷。
就兩種方式相對應的特點普遍而言,分體式優先,下面以家庭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系統為例,講述光伏建筑一體化的應用。
家用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特指靠近用戶場地建造,運行方式是用戶側自發自用,剩余電量上網,并具有配電網平衡調節特點的光伏發電設施。
一般情況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容量在幾千瓦以內,不同于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其規模對其影響不大。所以對其經濟性的影響也很小,小功率光伏系統的投資收益并不低于大容量的光伏系統,而且就近發電就近使用,降低了輸配電成本,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用電緊張的情況。
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只需100瓦左右,加上適合安裝光伏組件的樓頂面積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電力緊張問題。大容量地面電站的發電方式是升壓接入輸電網僅作為發電站運行,而分布式光伏發電與配電網并網并用,并在最大范圍內對電力進行消納。
據2013年統計,全球分布式光伏發電約占到光伏發電總量的67%左右,而德國、美國、日本等主流國家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比例更是超過80%。但是,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應用還比較少,我國目前仍然以大電站為主,未來家庭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潛在的成長性空間巨大。
太陽能電池組件,支架,逆變裝置,測量裝置,并網裝置。計量儀是用來記錄發電和上網的。
上一篇:家庭太陽能發電系統可以安裝空調嗎 下一篇:太陽光電系統,有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