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最難把握的東西,但無論哪種技術最后勝出,賣鏟企業總能賺錢。比如鋰電池行業的設備股領智能,半導體行業的設備股,北華創,中威公司,都是賺大錢的。光伏設備是賣鏟子的行業。
光伏行業的技術迭代給設備庫存帶來了不良預期,其中HJT電池和硅片是重點。目前,具備HJT設備供應能力的上市公司有杰家偉創、麥威、鹿激光、金晨,硅片設備制造商有CNC、京生機電。
明年行業增長超出預期。
光伏設備企業的邏輯很簡單:一是2021年是光伏行業進入平價互聯網的第一年,新裝機容量的雙增長將產生對光伏設備的巨大需求;第二,一些環節的技術迭代會帶來結構性機會。
從市場空間來看,光伏的增量持續超出預期。在12月中國光伏協會主辦的2020年光伏產業年會上,國家能源局領導表示,“十四五”對光伏發電的需求將遠遠高于“十三五”,預計全國年裝機容量將達到70GW,如果樂觀的話,將達到90GW。要知道中國2019年新增裝機容量只有30GW,今年預計35GW。放眼全球市場,根據權威機構IHS的預測數據,預計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將增加142GW,高于我們最初的預測。回顧過去,預計2021年新增裝機容量需求為158GW,中國和歐盟是主要增量市場。IHS的預測數據一直比較保守,可能會超出預期。
按照年均70GW的增量,未來五年光伏產業復合增長率將高達58%。一個行業每年都保持這么高的增長率,太夸張了。更何況最終達到目標的概率還是很高的。畢竟這是頂層設計推動的,美國、歐盟、中國都全力參與:中國力爭到2030年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力爭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歐盟很多國家都提出要“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納入法律;拜登還提議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特別是在中國,二氧化碳在火電中的比例仍然高達50%,這對于電動汽車、光伏和風力發電行業來說是一個機遇。2020年12月12日,中國在巴黎氣候峰會上向世界宣布,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65%以上,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將達到25%,這意味著風電和太陽能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設備單位是最大的預期差異。
當然,行業成長空間大,并不意味著每個做光伏設備的企業都有很大的機會。比如光刻機和刻蝕機企業在半導體方面的市場價值差距非常大。所以要找到產業鏈各環節最大的預期差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光伏行業永恒的主題,需要技術迭代,只有迭代才能導致預期差。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光伏產業鏈大致可以分為五個環節:硅材料、硅片、光伏電池、光伏組件和光伏系統。其中,硅材料環節提高西門子技術,競爭格局相對穩定;裝配環節的半切片疊瓦工藝相對簡單。
在這里,當電池鏈接技術的迭代正在進行時,它將是未來光伏設備升級的最大增長動力和需求來源;此外,單晶硅已經大規模取代多晶硅,大硅片的迭代有望繼續帶來設備更新需求,這是第二大需求來源。
在電池片方面,電池片技術已經從傳統的鋁背場電池技術路線發展到效率更高的PERC電池和背面鈍化技術,通過對PERC電池的進一步改進(采用N型電池的PERT和Topcon技術)開發出一系列PERC+電池。新一代技術異質結電池(HJT)效率更高,被公認為下一代主流技術。簡單來說,行業目前是PERC+/Topcon/HJT
據統計,2020年以來,各企業公布的新投資項目總產能近320GW,其中PERC+約156GW,Topcon供貨8GW,HJT69GW,無技術產能約87GW。與上述容量相對應的電池設備總規模約為890億元。假設項目在3.5-4年左右投產,相應的年均電池設備約222-254億元,潛在增長空間在整個產業鏈中最大。
截至2020年9月底,HJT已明確表示生產擴張已超過27GW。雖然其他PERC+技術的生產擴張計劃很大,但實際進度遠低于HJT。HJT的根源在于成本。目前單GW投資4.5億元,明年減少到4億元以下,效率提高到25%以上。性價比會更突出,擴張可能會更激烈。
在硅片方面,不斷增大的硅片尺寸是光伏行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徑。和面板一樣,它體積大,切割損耗小。目前行業內規模之爭仍在繼續,但基本形成182和210兩大陣營。就設備廠商而言,從規模來看,市場上100GW166及以下的,大部分無法直接升級到210;從時間維度來看,2018-2019年投產的部分產能可以轉化為210mm產能,最近幾個月的大部分計劃產能是210mm向后兼容。總的來說,大硅片的趨勢仍然是固定的,這將促進制造商生產能力的升級。中信建投預計2021年后新增硅片產能140GW,相當于每年約112-140億元的硅片設備。
主要股票簡要分析。
總而言之,明年的光伏設備將集中在HJT設備和硅片上。目前,具備HJT設備供應能力的上市公司有杰佳偉創、麥威、鹿激光、金晨,其中前兩家競爭實力最強,具備全線供應能力;鹿激光是激光設備的領導者,與許多全球領先的電池制造商聯系在一起,并獲得了HJT電池激光大規模生產設備的訂單。另外在消融設備等領域壁壘極高,目前沒有競爭對手;金晨公司是組件設備的領導者,去年開始開發異質結PECVD設備。公司相關設備于去年12月底準備就緒,2021年第一季度可以進入總公司供應鏈。
在硅片方面,大部分硅片設備在單晶爐中,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單晶爐規模占70%以上。目標是京生機電和數控,其中京生機電是單晶爐設備的龍頭,210mm單晶爐技術領先全國。
這些標的有的估值很高,比如麥是股票動態PE的87倍,有的很低,比如鹿激光只有45倍。如果你真的看好這個細分,又不確定哪個走的好,可以把上面的目標做成組合,平均買入,平均賺多少錢。
上一篇:向陽光伏產業發展分析 下一篇:分布式太陽能光伏離網系統的設計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