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把辛苦賺來的錢建在自家的屋頂上,以為每天躺在床上賣電就能穩步獲得補貼和收入。但它不是。太陽能發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經濟效率是衡量任何行業中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綜合指標。在他們的屋頂上建造發電站是一項勇敢的努力,也是一項有風險的投資,許多人都不確定他們的發電站的經濟效益會是什么樣子。其實,考慮成本、電站質量和發電量是很簡單的。
如果人們想通過光伏電站獲得可持續的效益,就應該有一個桿秤和一個衡量標準。首先,他們需要控制電站的建設成本;其次,電站的元器件和逆變器的質量足以滿足20-25年的使用壽命;還有穩定的發電能力。
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沒那么容易,那么怎么去做呢?今天我們將從主要設備選型、系統配置、運行維護等方面來分析如何提高光伏電站的經濟效益。
一、設備選擇
對光伏模塊:
1、提高轉換效率:幫助減少占用、支撐、直流電纜、土建、安裝等投資,但高效組件的成本比較昂貴。目前的情況是入不敷出。
2.衰減率:25年20%。如果減少到15%,25年的平均一代可以增加2.5%。
3.提高一致性:組件串的一致性影響約為2%-10%,通常為3%-4%,但目前尚無實際測試數據。

逆變器:
1、提高轉換效率:目前約96-98%,一般要求97%,優化空間1%-2%
2、新技術應用:分布式逆變器和1500V逆變器,除效率提高外,可降低直流線路損耗1%-2%。
二、系統配置
1.直流側電壓升高,發電機組容量增加:
提高直流電壓:減少直流線損和直流電纜、母線箱的投資,為發電機組增加容量提供有利條件。
增加發電機組容量:減少變頻器升壓站投資,變頻器、箱變及交流電纜成本。
2.發電機組光伏組件過度配置:
投資增加:光伏組件、占地面積、支架、直流電纜等投資增加,約占單位投資的60%。
發電量增量:以超額配置10%為例,可使發電量增加8%-9%左右
有效生成增量:約2-3%
三、光伏組件的布局
1.手動可調支架系統
增加投資:支架成本增加約0.2元/w,約占單位投資的2.5%。
增加發電量:可增加約5%
有效代增量:約2.5%
2.平面單軸跟蹤系統:
投資增長:約占項目總投資的7.5%。
發電量增加:可增加15%-20%
有效生長量:約7.5%~12.5%
3、斜單軸跟蹤系統:
增加投資:支架成本、占地面積、電纜,約占項目總投資的10%。
一代增量:20%--26%
有效生成增量:約9%至15%
四、優化運行維護
1.清洗維護:部件表面污染影響約為2%-10%,一般為3%-4%,但清洗受當地水資源條件影響較大,優化空間約為1%-3%
2.智能控制與管理:智能控制能充分發揮系統本身的性能,高效管理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系統高效穩定運行。
結論:太陽能發電設備廠家哪家好,本文提到的優化空間,我們站在理想的觀點,事實上,優化空間的某些部分不能實現,為了獲得大型電站的經濟效益,我們需要考慮所有的方面,它不是一個可以清晰地分析了幾百字。
上一篇:為什么緯度越高太陽能組件的傾角越大越好 下一篇: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是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