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全國最大的沙漠生態光伏發電站,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這里也是中國荒漠化治理的試驗場,開啟發展沙漠經濟的先導區;這里還是市場化治沙、新能源巨頭的主戰場,國家電投、中廣核太陽能、中節能太陽能、三峽新能源、正泰新能源等企業在此展開“大會戰”,目前國際最先進的光伏發電技術,最前沿的產品均在這里大規模運用。這里就是內蒙古庫布其沙漠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一期項目已經建成,二期項目已經開始打樁。”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旗委書記奇?達楞太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達拉特旗以庫布齊沙漠為先導,把清潔能源開發與防沙治沙有機結合,提供了“現代能源經濟”的達拉特旗樣板。目前,該旗統籌謀劃現代能源經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生態系統也從惡性循環向良性循環加速轉化,全旗已進入增綠、增質、增效的新階段。
光伏治沙全球之最
在庫布其沙漠腹地,178萬塊太陽能光伏板整齊排列,宛若一片“藍色海洋”,“金沙”、“藍海”、“綠地”六個大字矗立在光伏板旁。來自達拉特旗的資料顯示,基地位于庫布其沙漠中段,建設規模200萬千瓦,占地面積10萬畝,總投資150億元,目前該基地也是國內沙漠地區最大集中連片光伏基地。項目全部建成后,上海光伏年發電量可達40億度,有效治沙20萬畝,年減排二氧化碳320萬噸,節約標準煤135萬噸。
年,達拉特旗把荒漠化防治作為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開始在庫布其沙漠謀劃建設占地10萬畝、規模為200萬千瓦的光伏治沙項目。2017年11月30日,總投資37.5億元的一期50萬千瓦項目得到國家能源局批準,并在2018年5月29日開工建設,12月10日實現一次性全容量并網發電。

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確定內蒙古達拉特、吉林白城、江蘇泗洪3個基地為第三期光伏發電領跑獎勵激勵基地,每個基地獎勵激勵規模為50萬千瓦。達拉特國家光伏發電領跑獎勵激勵基地項目已于今年10月12日正式開工,這是該旗建設現代能源經濟示范旗、打造庫布其沙漠經濟先導區的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工程。
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旗委書記奇?達楞太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設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對達旗現代能源經濟發展、持續推進庫布其沙漠生態環境改善、提升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示范水平、加快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步伐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庫布其沙漠位于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總面積約145萬公頃,流動沙丘約占61%,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蒙古三旗。在過去的很多年,不僅當地民眾一年四季都要忍受漫天黃沙飛揚之苦,也因為該沙漠距離北京最近,被稱為“懸在首都頭上的一壺沙”。如今放眼望去,金色的戈壁灘和排列整齊的藍色光伏發電板交相輝映,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達拉特獎勵激勵項目將于2020年6月10前實現一次性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建成后,將與達拉特光伏一期項目連成一體,成為全國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發電基地和世界最大的光伏治沙項目。“達拉特旗光伏基地入圍企業平均電價在0.26-0.27元,是全國唯一一個由非化石能源反哺化石能源的鮮活樣本。”水規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霽雪如此評價。
“過去我們搞沙漠治理,為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整體治理已達到25%,但只是停留在治理的層面。沙漠里既有土地,又有光資源,所以我們通過光伏治沙,用工業化的理念治理沙漠,建設‘沙漠經濟先導區’,將沙漠資源有效地利用。”奇?達楞太向記者介紹說,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轉變了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的傳統治沙模式,把沙漠治理與科學利用有機結合起來,以項目建設驅動生態建設,堅持沙漠治理、生態修復、生態經濟、沙漠產業多位一體治用并行、平衡發展。
隨著項目建設的逐步推進,治理區域還將向外拓展延伸,預計200萬千瓦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完成生態治沙面積20萬畝。
打造現代能源經濟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的規劃建設,是把發展現代能源經濟作為目標出路。“內蒙古自治區打造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鄂爾多斯創建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城市,為我旗發展清潔能源,推動工業經濟轉型提供了重要機遇。”奇?達楞太對記者表示,達旗計劃依托光伏基地輸電半徑短和達拉特電廠煤電資源充足的優勢,結合開發區正在實施的增量配電改革試點,推動形成光伏、火電相互配套補充,就地消納與向外輸送相互結合的多能互補模式和區域微電網,加快現代能源經濟發展。
近兩年,達拉特經濟開發區新引進落地項目22項,簽約項目23個,預計總投資1366.4億元,到2020年,開發區產值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在奇?達楞太看來,過去發展中存在質量不高的問題,如投入大,回報率低,同時造成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空間的浪費。所以,要讓工業進入園區,實現產業向產業生態圈集聚,整體形成一個循環、高效的系統。他認為,工業的高質量發展主要在于三個方面,一是“集中、集聚、集約”,二是節能、環保、安全,三是高效、循環、創新。
奇?達楞太指出,打造現代能源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核心路徑就是改革創新。記者了解到,領跑基地把理念技術創新作為重點突破,改變了傳統光伏產業分散式的思維,采取集中化規劃、集成化技術、集聚化運營管理的模式,統一規劃建設、運營維護,降低成本,提升效能。據悉,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采取集約化空間布局、集成化技術應用、集聚化運營管理的模式,得到了國家能源局的認可。
目前,基地一期項目發電量達到8.1億度,實現產值2.8億元,平均電價為0.35元/度,處于全國低價優勢領先水平,未來隨著氣候條件改善,光伏項目技術領跑優勢將進一步放大,經濟效益會超過預期,全年預計發電量將突破11億度,實現產值3.85億元。
“下一步,我旗將重點依托達拉特經濟開發區和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兩大經濟龍頭板塊,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構筑沙漠清潔能源經濟綜合發展新引擎為主線,以新能源開發建設為抓手,統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思路,充分做足沙漠清潔能源經濟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大文章,協同推進全域現代能源經濟建設,實現我旗經濟高質量發展。”奇?達楞太表示。
推動光伏+多產業融合發展
奇?達楞太口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把發展光伏產業與沙漠有機農業、沙漠風情旅游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最大程度地放大基地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達拉特旗發改委主任李銳向本報記者介紹,光伏+采取“板上發電、板間養殖、板下種草(藥)”的方式,實現土地的綜合利用,推動形成“農、林、牧、光、游”多產業融合發展格局。通過項目建設帶動生態保護建設,形成沙漠治理、生態修復、生態經濟、沙漠產業多位一體、治用并行、平衡發展的發展體系。
如今基地采用“光伏+治沙+農林+旅游”的融合發展已經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一期項目實施生態建設2.3萬畝,其中,防護林3000畝,栽植沙障1.75萬畝,套種紅棗等經濟林1.2萬畝,黃芩、黃芪等中草藥5000畝,年內要實現有效固沙5萬畝。
由于幾年前裝的光伏板下草長得太多、太高,光伏電站干脆養起了羊群,羊群穿梭在光伏板之間,已成為當地一大特色風景,這些羊也因此有了新稱呼——“光伏羊”。很多光伏板為此還特意加高,以方便羊吃草。
除了養羊,光伏電站還養雞、養鵝,“光伏+”不斷玩出新花樣。達拉特旗規劃打響光伏旅游品牌。基地還擁有一項“世界之最”,由國家電投集團建設的“駿馬”光伏電站,于今年7月9日成功通過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圖形電站。如今,這個電站已經成為一個知名景點,很多游客慕名而來。
當前,庫布其光能環沙漠樂園旅游項目總投資已達7.6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2.44億元,項目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150萬人,實現產值4億元。“正在規劃建設的‘光能環沙漠樂園項目’已取得立項批復,建成后將與響沙灣、恩格貝、銀肯塔拉等景區有效聯結起來,形成沙漠旅游經濟綜合示范區。我們計劃把基地建成年接待游客15萬人次沙漠研學教育基地。”庫布齊沙漠林業公司副總經理王海峰向本報記者透露。
上一篇:在用家用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優化控制 下一篇:向陽無線光伏發電在線監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