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得到快速發展,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市場占有率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光伏大國。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疫情對光伏行業產生的影響受到各方關注。為詳細分析疫情對我國光伏行業的影響,特撰寫本期專報。本期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2019年我國光伏行業的回顧,包括對我國光伏裝機情況、光伏產品情況、光伏產品出口情況和光伏企業海外投資情況的分析;第二部分重點分析疫情對我國光伏行業的影響,包括疫情對行業的整體影響、對出口的影響以及對龍頭企業的影響;第三部分是基于前文的分析,對我國光伏企業提出的相關建議。
一、2019年光伏行業回顧
?。ㄒ唬┲袊夥b機情況
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保持全球第一。2019年中國光伏行業開始實現由補貼推動向平價推動轉變,受政策調整影響,國內整體光伏市場規模有所下滑。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19年,我國新增光伏并網裝機容量為30.1GW,同比下降32.0%。截至2019年底累計光伏并網裝機容量達到204.3GW,同比增長17.1%。盡管新增裝機容量同比下降,但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居于全球首位,中國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大光伏裝機市場地位。
國內裝機成本持續下降。隨著技術進步,組件價格持續降低,國內光伏裝機成本也不斷下降。根據《2019年光伏發展路線圖》顯示,2019年,我國地面光伏系統的初始全投資成本為4.55元/W左右,較2018年下降0.37元/W,降幅為7.5%。其中,組件約占投資成本的38.5%,占比較去年下降2.2個百分點;非技術成本約占17.6%(不包含融資成本),較2018年上升了0.5個百分點;其他技術成本約占43.9%,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在技術推進下,預計未來組件成本在總投資成本中的占比將繼續減少。

(二)光伏產品情況
中國處于光伏產業鏈龍頭地位,各環節產量持續擴大。2019年中國光伏產品制造端各環節產量繼續穩步提升,多晶硅實現產量34.2萬噸,同比增長32.0%;硅片產量為134.6GW,同比增長25.7%;電池片產量為108.6GW,同比增長27.8%;組件產量為98.6GW,同比增長17.0%。中國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占全球的產量比重分別為67%、98%、83%和77%,處于全球產業鏈的核心地位。
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頭部效應更加明顯。2019年中國光伏制造端各環節集中度均有所上升。多晶硅方面,產量達萬噸的企業由2018年的7家變為6家,總體產量占比高達83.9%;前五大廠商產量占比為69.3%,同比上升9個百分點。硅片方面,產量超2GW的企業由2018年的10家增加至12家,總體產量占比為89.3%;前五大廠商產量占比為72.8%,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電池片方面,2019年產量超2GW的企業有20家,總體產量占比為77.7%;前五大廠商產量占比為37.9%,同比上升8.4個百分點。組件方面,產能超2GW的企業有13家,總體產量占比為65.6%;前五大廠商產量占比為42.8%,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整體上來看,光伏行業鏈集中度不斷提升,呈現強者恒強的現象。
(三)光伏產品出口情況
受海外應用市場拉動,光伏產品出口大幅提升。2019年海外市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達到90.9GW,同比增長81%。在此背景下,中國光伏產品出口也迎來較大增長,2019年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207.8億美元,同比增長29%。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量均超過2018年,創歷史新高。其中組件出口增長最為突出,出口量超過65GW,出口額為173.1億美元,超過2018年全年光伏產品出口總額。
光伏產品出口市場進一步分散化。隨著全球GW級裝機市場不斷增多,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市場也逐漸呈現分散化趨勢。2019年組件出口量超過1GW的國家和地區15個,較2018年增加4個;組件出口額超過億美元的市場有28個,較2018年增加6個。出口市場多元化發展,前十市場占比為70.4%,且占比趨于均勻,不依賴于個別組件出口市場,市場趨于分散化。
?。ㄋ模┕夥髽I海外投資情況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已有超過20家的光伏企業通過合資、并購、投資等方式在海外布局產能,主要集中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除組件外,硅片、逆變器、光伏玻璃、背板、EVA等配套產品的產能向海外布局也開始增多,海外基地的產業配套能力逐漸增強。在“531新政”之后,國內企業將電站開發、EPC運營服務、儲能業務向海外擴張布局,“走出去”浪潮再次興起。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市場增長剎車,行業出海再次來臨,而與之前不同,很多企業增加了對多元化新興市場的開拓。
二、疫情對中國光伏行業的影響
(一)疫情對光伏行業的整體影響
供給能力整體下降但影響有限。中國光伏行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多晶硅料供給占全球總量的67%,硅片供給占全球98%,電池片供給占全球83%,組件供給占全球77%。在疫情影響下,企業復工時間普遍推遲到2月份,疊加疫情防控需要降低人員聚集程度,企業復工率無法恢復到正常水平,導致我國光伏產業供給能力整體下降。但是,從我國光伏產品的主要產地分布來看,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并不是我國光伏產品的主要產地。相比之下,多晶硅料的主要產地分布內蒙古、新疆和四川的產量合計占全國的92%,而上述三個地區,除四川疫情處于中等水平外,其余兩個省份疫情相對較輕,企業受影響程度不大,基本可以保持多晶硅料的供應;而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主要產地中,雖然有河南、浙江和廣東疫情較為嚴重的省份,但是這幾個省份的一線企業數量占比有限,加上疫情期間一線企業可以維持基本的開工率和固定產出,因此在疫情期間我國光伏產品的供給未受到嚴重沖擊。
另外,我國光伏產業鏈較為完備,各環節在全球產業鏈中均占據重要地位,基本上可以滿足國內生產需要。國外疫情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內光伏產品供應影響產生負面影響,但整體有限。
物流是阻礙光伏產品供給的主要因素。在1月和2月國內疫情最為嚴重時期,光伏一線企業大多能夠保持基本的生產,但是由于城市封閉、人員流動受限等因素帶來的物流不暢,使得多數企業成品無法順利出貨,甚至出現了光伏組件滯留港口等待運輸的情況。不僅如此,上游原材料供應因物流不暢受到阻礙,物流成本上升,導致部分光伏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原材料供應不足,面臨一定生產困境。因此,物流不暢成為阻礙光伏產品供給的主要因素。但是,3月份以來城市封閉逐步解除、一線企業復工率達到80%以上,隨著物流的基本恢復,光伏產品的供給能力開始逐步恢復。整體來看,疫情對光伏行業供應端的影響有限。
海外光伏裝機市場下調導致光伏產品需求萎縮。2月初疫情在國內爆發,各家機構考慮到疫情影響,紛紛下調了2020年全球光伏市場裝機預期,基本下調大約10GW左右,對全年仍保持謹慎樂觀。但隨著疫情持續蔓延,對光伏裝機市場的沖擊或將繼續擴大,全球裝機規?;驅⑦M一步下調。根據SOLARZOOM多方調研數據顯示,進入3月下旬以后,隨著歐美疫情的全面爆發,作為光伏傳統市場的歐美多個國家開始封城和封國現象,光伏裝機將有所延遲或取消。目前雖尚未出現訂單取消的情況,但多數正在進行的訂單已出現滯港和延遲交付請求??紤]到我國是光伏產品生產大國,光伏產品主要需求來自于海外市場,海外市場裝機下降,將對國內光伏制造業產生較大沖擊。短期來看第二季度光伏產品的價格和利潤都將下跌。
?。ǘ┮咔閷夥袠I出口的影響
2020年1月和2月我國疫情較為嚴重時期,光伏產品出口未受顯著影響。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1月我國電池片出口1078MV,同比增長132.7%,組件出口5486MV,同比增長3%;2020年2月我國電池片出口805MV,同比增長115.3%,組件出口3879MV,同比下降0.5%。整體來看,1月和2月光伏產品出口仍保持一定的增長態勢,尤其是電池片的出口顯著,這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場對電池片需求的增長,以及海外市場電池片產能增速無法與需求增速相匹配,因此海外市場對中國出口的電池片依賴程度較深。但是,隨著海外光伏組件產量的提升(2019年海外光伏組件產量提升約22%),我國組件出口受到小幅影響,加之2月為光伏產品出口淡季,因此組件出口在2月小幅回落。
短期內,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將在海外疫情擴散的影響下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3月份以來,海外疫情進入爆發期,截止目前(4月8日)疫情已經蔓延至全球209個國家(地區),累積確診人數139.4萬人,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德國、伊朗、法國等成為重點疫區。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光伏組件出口前十國家分別為荷蘭、日本、巴西、印度、澳大利亞等,累積出口組件3.27GW,出口量占比達71.2%。從2019年1-11月份我國光伏組件出口前十位的國家的疫情來看,除越南外其余9個國家累積確診均超過千人,其中荷蘭、巴西、西班牙和韓國累積確診人數過萬人。除光伏組件外,幾乎其他光伏產品前十大出口國別均受到疫情的影響,短期內必然會對光伏產品市場產生一定沖擊。二是,歐美地區作為傳統的光伏裝機市場,受疫情影響,部分光伏項目將面臨延遲或取消,三四月份光伏裝機容量的增長也將有所放緩,勢必會對我國光伏產品的出口造成負面影響。三是,在疫情爆發后,各國相繼采取封閉、管制、檢疫等措施,導致港口清關和檢疫時間延長,對三四月份光伏產品的出口影響將更加明顯。
在疫情影響下光伏產品對重點海外市場出口表現不一。從光伏組件重點海外市場出口情況來看,受疫情導致的物流效率低下影響,2020年2月中國對荷蘭、日本和印度的出口規模同比出現下降。其中,荷蘭是歐盟地區主要的光伏產品轉運國,也是我國第一大組件出口地區,2020年1-2月組件出口規模超1GW,2020年2月中國對荷蘭組件出口規模472.11MW,同比下降54%;2020年1-2月中國有近800MW的組件出口至日本,但是在2月中國對日本的組件出口額同比下滑12.5%;2020年2月中國對印度組件出口規模下降16%。
但是2020年2月中國對巴西和智利的組件出口規模出現大幅上漲,其中對巴西出口同比上漲116.8%,對智利出口同比增長616.9%,這主要得益于當地對光伏產業發展的支持。尤其是智利,是第一個跟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拉丁美洲國家,中國產品出口到智利97%沒有關稅,并且該國有鼓勵光伏發展的政策,智利政府提出的煤炭退役計劃,大大驅動了光伏在智利的快速發展。
?。ㄈ┮咔閷夥堫^企業的影響
龍頭企業生產未受明顯影響。我國光伏產品的龍頭企業主要有東方日升、晶科、正泰、晶澳、天合、晶科、阿特斯、隆基、韓華、協鑫等。其中,晶澳、東方日升、陽光、隆基、協鑫等龍頭企業在春節期間并未全部停產,晶科、通威、陽光、錦浪、愛康、嘉寓等骨干企業也在2月10日陸續復工。主要龍頭企業覆蓋了我國光伏全產業鏈的大部分產能,疫情期間基本生產活動并未受到明顯影響。
組件企業出口受國內疫情影響較小。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阿特斯、日出東方、天合、韓華、正泰的組件出口均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長,尤其是東方日升,2月份出口增速達154.3%,出口規模位居第三位,位列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晶科和阿特斯。雖然阿特斯組件出口規模位列第二位,但是阿特斯2月份出口增速小于1月份,增速回落5.3個百分點。
疫情持續發展或將影響龍頭企業海外產能。近年來,隆基、協鑫、天合、晶科、晶澳、阿特斯、正泰、航天機電等中國光伏龍頭企業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及光伏貿易摩擦案件多發地印度、美國布局海外產能,以規避主要市場貿易摩擦案件及開拓海外新興市場。目前部分國家防控等級升級,如印度3月24日宣布為期21天的全國封城措施。后續隨著疫情持續蔓延,對龍頭企業海外產能的影響將有所顯現。
三、對策及建議
(一)充分利用金融政策,及時獲取流動資金
受疫情影響,光伏產品出口、生產、銷售均受到一定程度波及,國內部分光伏制造業現金流相對緊張。目前國家相關部委也已經發布相應政策,強化疫情期間金融支持力度,如2020年2月1日,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規定對已發生金融借貸的企業分類處置,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行業和企業提供差異化優惠的金融服務。在此基礎上,光伏企業應及時留意各金融機構的信貸政策,確保現金流穩定,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企業造成的損失,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
?。ǘ┘訌姵杀究刂疲m時調整企業產量
在光伏組件價格受海外需求下滑而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國內光伏制造業生存壓力加大,利潤降低,甚至可能是負利潤運行。因此企業應當合理評估生產成本,在原材料庫存和產品庫存方面加大把控力度,適當降低可變成本,必要時實行彈性生產或者做好減產、停產的準備,避免陷入越生產越虧損的情況。同時企業也應該實時關注疫情發展趨勢,提前做出預判,把握好復工復產或者增產的時機。
?。ㄈ┘訌娂夹g研發,把握“下半場”成本優勢
目前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2020年上半年對光伏行業的影響較大。若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光伏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同時光伏制造業面臨著技術路線選擇問題,如何保證技術優勢是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光伏制造業應在保存現金流的基礎上,加速對HJT及大硅片等新技術的研發,提高新技術方向的市場費用,布局未來,以獲得下一輪競爭中的成本優勢。
?。ㄋ模╆P注行業信用風險,收縮信用政策
光伏制造業本身屬于競爭十分激烈的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從2019年國內已公布的46家光伏上市公司財務數據來看,19家企業出現凈利潤下降,15家企業出現虧損。加之疫情影響,中小廠商的生存壓力加大,整體行業信用風險上升。國內光伏企業應及時關注合作伙伴生產經營情況,協商付款條件及期限,收縮信用政策,回收現金流。
?。ㄎ澹┱{整銷售目標及策略,開拓國內市場
隨著海外疫情蔓延,對需求端的影響日益加劇。歐美市場需求已經出項現萎縮,部分國家推遲了光伏裝機。而中國光伏產品的主要需求來自于海外市場,國內光伏裝機市場目前尚保持良好勢頭。部分以海外業務為主的企業應快速調整銷售目標,加大國內市場的銷售力度,緩解銷售壓力。此外各企業也應該積極調整銷售策略,在海外市場可以通過贈送防護產品等打開銷售局面,維護客戶關系。
上一篇:光電教室轉化為太陽能發電系統 下一篇:光伏組件的安裝角度和方向對發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