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發電在我國的發展潛力分析。
分布式電源開發潛力分類。
分布式電源的發展潛力包括資源可開發、技術可開發、經濟可開發等,各種潛力數據存在較大差異。不同技術類型分布式電源的可開發潛力影響因素不同,需要根據電源特性進行評價。
資源可開發潛力:指通過風速、太陽能輻射等數據計算出的新能源可開發規模。評價方法常用接觀察法和數值模擬法。
科技可開發潛力: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可開發利用的新能源規模。重點是考慮可用面積和單位面積的平均開發容量。

經濟可開發潛力:在技術可開發潛力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開發經濟,確定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新能源開發規模。重點需要考慮電力成本、電網改造成本、系統平衡成本等。,這需要在電網新能源承載能力分析和新能源布局優化方面進行整體考慮。
我國太陽能發電資源豐富,資源開發潛力巨大。所有陸地面積接收的太陽能輻射能量約為每年1.7萬億噸標準煤。根據太陽能輻射強度,中國所有地區都是資源可用區,資源分布總體呈現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區大于東部濕潤區的特點。
太陽能發電技術的發展潛力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僅計算戈壁面積(57萬平方公里)的20%,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潛力超過50億千瓦。
分布式光伏技術的發展潛力主要受到可安裝分布式光伏的場地或設施面積的限制。重點考慮城鄉住宅屋頂、工礦用地屋頂、鐵路高速公路、灘涂水庫坑塘、農業溫室等五大類分布式光伏。據估計,2025年中國分布式光伏技術的發展潛力為14.9億千瓦,其中農村、城市住宅屋頂光伏和工礦廠房共計13.3億千瓦,占技術發展總潛力的89%。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就區域分布而言,國網公司經營區東中部地區的技術開發潛力為8.7億千瓦,約占全國的58%,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地區。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開發潛力最大,均超過1億千瓦,其主要原因是農村地區數量龐大。考慮到項目本體的發電成本、電網改造成本、系統平衡成本等,預計全國經濟的發展潛力約為4.6億千瓦,其中東中部地區約為2.9億千瓦。
上一篇:太陽能發電的有哪些應用場景 下一篇:農村屋頂光伏發電的成本和效益如何